基于高精度3d打印的垂直u型环太赫兹超材料 | 摩方精密bmf-凯发k8555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量:1321次

由于能够对太赫兹电磁波产生有效的调制,近年来,太赫兹电磁超材料受到了科研界极大的关注。太赫兹超材料的单个单元的特征尺寸一般为几十微米,传统的加工主要基于mems微纳加工工艺流程。然而,这些工艺流程通常都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并且是多工序且高耗费的。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与不足,西交大张留洋老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纳3d打印结合磁控溅射沉积镀膜的太赫兹超材料制造工艺:以基于垂直u型环谐振器的三维太赫兹超材料为原型,采用高精度微纳3d打印设备nanoarch s130(bmf摩方精密)对模型进行加工,随后通过磁控溅射沉积镀金属膜赋予该结构功能性。


该成果以“3d-printed terahertz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vertical split-ring resonator”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期刊。

 

原文链接: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5.0056276


 

图1 基于垂直u型环的太赫兹超材料制备工艺示意图。采用面投影微立体3d打印工艺(nanoarch s130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设备,摩方精密)在硅片表面制造树脂超材料模型,然后通过磁控溅射在树脂模型表面沉积覆盖金属铜膜。插图为基于垂直u型环的太赫兹超材料的模型剖视图。


图1所示为所提出的基于垂直u型环的太赫兹超材料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超材料的数字模型,将该数字模型转化为stl格式就可以输入3d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制造。打印所采用的树脂材料为一种耐高温的光敏树脂(high-temperature resistance photosensitive resin, htl)。为了加强所打印的垂直u型环结构和硅片界面处的粘附性,在u型环和硅片表面之间额外打印了一层树脂基底。在树脂模型制造完成之后,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树脂模型的表面沉积铜膜。所使用的高精度3d打印设备(nanoarch s130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设备,摩方精密)的光学精度为2 μm,最小打印层厚为5 μm。所采用的加工工艺主要依赖于3d打印技术,这使得整个制造过程相当的简单和高效。


 

图2 所制造的垂直u型环太赫兹超材料扫描电镜照片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所得吸收谱。(a)垂直u型环局部阵列。(b)单个垂直u型环照片。(c)与(d)分别为测量和仿真所得的分别在x极化和y极化入射下超材料的吸收谱。


制造的超材料阵列的总体尺寸为9.6 ×9.6mm,一共包含了30×30个单元结构。从电镜图中可以看出,所选用的高精度3d打印技术(nanoarch s130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设备,摩方精密)可以很好地完成设计的微结构的成型。thz-tds测量结果表明,在x极化下,超材料在0.8 thz处达到了96%的近一吸收,而在y极化下没有出现吸收峰,这与仿真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3 高q值三维太赫兹超材料传感研究。(a)传感分析物的示意。(b)谐振峰频率随传感分析物的厚度而变化。(c)加载不同折射率分析物时的超材料吸收谱 (d)超材料传感折射率灵敏度。(e)加载乳糖与半乳糖粉末时的测量结果。(f)吸收峰频率的偏移。


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样品的传感特性。分析得出,随着传感物厚度的增大,频移逐渐加大,当厚度大于100μm时得到了最佳的效果。计算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为s = 0.5 thz/riu,品质因数为fom = 95.9。所制造的垂直u型环超材料的高度为75μm,适用于检测具有一定厚度的分析物。因此,该研究选择了典型的乳糖和半乳糖粉末作为分析物来验证垂直u型环传感器的传感能力。如图3 (e)所示,在样品表面加载乳糖和半乳糖粉末后,吸收峰的中心频率分别变为0.5335 thz和0.7603 thz,频移分别为0.2665 thz与0.0397 thz,获得了有效且明显地频移,验证了样品在折射率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关新闻
")); "));
网站地图